●政策链“精准滴灌”破解创业“资金坎”
●服务链“搭桥铺路”畅通就业“连心桥”
●成长链“沃土培育”搭建创业“成长梯”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期,土右旗创新打造“政策链+服务链+成长链”三链融合服务体系,聚焦“精准滴灌”,为青年人才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政策链“精准滴灌”
破解创业“资金坎”
“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到账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加上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不仅解了小店的燃眉之急,更让我敢放开手脚干了。”大学生创业者邢英泽的激动,道出了土右旗创业扶持政策的“及时雨”效应。
据土右旗人社局负责人逯广平介绍,为让创业者轻装上阵,土右旗打出政策“组合拳”,构建全周期资金支持体系。一是加大创业担保贷款额度。额度最高达30万元,可循环申请3次、每次期限2年,享受优惠利率,还可申领财政贴息,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二是抓好一次性创业补贴提标。标准从5000元提至1万元,为初创者送上“第一桶金”;三是强化带动就业激励。对带动3人以上就业的企业且为员工缴纳社保满1年,额外补贴2万元;若企业稳健运营3年以上、带动就业人数不减,再补2万元。
从“扶一把”起步,到“推一程”发展,再到“送一程”稳健,这套政策既解“燃眉急”,更铺“长远路”。如今,越来越多像邢英泽这样的创业者,在政策的加持下站稳脚跟,让创业梦想在坚实支撑中逐步壮大。
服务链“搭桥铺路”
畅通就业“连心桥”
“以前招见习生总怕试错成本高,留不住人。现在政策落地,顾虑全消。”内蒙古西垦农牧业公司负责人郭凯细数政策红利时笑意盈盈。
土右旗精准破解企业用工与毕业生就业的“供需难题”,让就业服务更具温度与效率。提标见习补贴,扩大人员留用。标准从每月990元提高至1589元,见习人员留用率超50%,补贴增至2270元;加强人才储备补贴。提供每月1000元、最长24个月的生活补贴,储备期满发放证书,并享受定向招考、招聘“绿色通道”。
“年轻人有保障,我们用着也划算,现在3名见习生留用,都是能上手的好苗子。”郭凯的话印证了政策的转化动能。2025年上半年,土右旗已为30名高校毕业生见习人员发放就业见习补贴共计21万元,让基层岗位成为积累经验的“练兵场”;2025年新开发45个见习岗位,精准对接毕业生职业方向。在人才储备方面,7家中小企业获得23.4万元补贴,39名高校毕业生在“缓冲期”里安心成长,有效促进了“储备”向“留用”转化。
成长链“沃土培育”
搭建创业“成长梯”
“创业这条路,本就布满挑战与未知,十有八九要经历波折与考验。入驻众创空间让我以低成本开启创业之路,办公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大大降低了前期投入和试错成本。工商注册、财务报税等都有专人服务,让我能心无旁骛聚焦主业。”青年创业者韩雨的经历,生动诠释了土右旗以众创空间、创业园为载体,为青年筑牢成长链的成效。
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土右旗众创空间创业园,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从0到1”的成长沃土。这里不仅提供3年免费办公工位、共享会议室、项目路演厅等硬件支持,更打造了“孵化+培训+资源”的全周期成长生态。每周邀请成功企业家分享创业沙龙实战经验;每月开设涵盖直播带货、财务法务等内容的实用技能工坊课程;全年不间断对接供应链企业、金融机构等资源方召开资源对接会。
目前,众创空间创业园已入驻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24个,累计带动就业120人。内蒙古西垦农牧业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园区创业导师指导下,业务从零起步,全职员工从3人发展到30人。“这里不仅是办公场所,更是让人持续变强的‘成长营’。”该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从场地孵化到能力提升,从资源链接到市场拓展,成长链的“养分”持续滋养着青年创业者的梦想,助力他们在政策托举、服务护航之外,于实战中锤炼本领,实现从“新手”向“能手”的跨越。
土右旗“三链融合”服务体系,通过政策链精准破解资金难题,服务链高效对接供需两端,成长链系统培育发展能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构建起全方位保障网。政策有温度、服务有精度、成长有梯度,这片热土正以最大诚意,让更多青年人才的梦想在这里扎根、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