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器材怎么选择与使用,构图、景别、运镜有哪些技巧,灯光运用与场景布置有哪些小窍门……近日,长春职工大学(长春市总工会干部学校)送课活动走进该市超越社区,为职工群众送上期盼已久的“短视频编辑与制作”课程。
针对基层干部职工工学矛盾突出、生产生活技能提升渠道有限、学历层次待提高等问题,长春职工大学创新实施“干部培训强引领、送课到基层惠民生、学历技能双提升”的“三位一体”赋能行动。通过整合资源、精准施策,有效提升了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两年来,累计培训干部职工超15000人次,技能提升1200余人次,学历提升1000余人次。
精准赋能,淬炼工会干部学校“领头雁”。长春职工大学改变传统大规模集中培训模式,实施“订单式”小班制精准培训。通过走访调研,精准收集基层工会干部在权益维护、民主管理、活动组织等方面的知识弱项和能力短板,根据需求邀请高校学者、专家教授、劳动模范、资深工会工作者组建长春职工大学讲师团,开发《党的创新理论》《职业安全防护工具包》《心理健康》等重点课程,并围绕一些难点问题开发《基层工会工作实务》《劳动争议调解案例解析》等定制化课程,采用“理论学习+模拟演练+现场观摩”的多元化教学,组织学员到社区、工会服务站进行实地研学。
主动下沉,打通培训服务“最后一米”。长春职工大学主动对接幸福汇工会服务站和社区需求,将政策宣讲、权益维护、健康讲座等实用课程直接送至基层一线,利用社区活动室、职工服务中心、幸福汇工会服务站等场地,采取小型化、互动式、案例式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方便职工群众参与,有效打通了教育培训的“最后一米”。同时,配套开发长春职工教育云平台,打造一系列线上“微课程”,方便职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极大缓解了工学矛盾。今年初以来,已开展送课活动117场,覆盖职工超8000人次。
双轮驱动,搭建职工成长“立交桥”。建立“职工继续教育基地”,一是开展“长春劳动模范、工匠学历提升班”和“长春产业工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学历与能力提升计划—求学圆梦行动班”,采用灵活的线上学习和周末集中面授学习的方式,为有需求的职工提供专科、本科层次的继续教育,市总工会给予一定资金补贴;二是开展“技能登高”培训工程,安排“心理课堂”“八段锦”“服装美学”“摄影摄像”“人工智能应用技巧”等技能课程,参训职工不仅实现了个人技能增值,还拓宽了职业发展通道。
长春职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职工为中心,主动适应职工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学历+技能”双提升的终身学习体系,通过赋能职工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