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市总工会探索形成以“体系化布局、多元化筹资、精准化施策、全过程管理”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帮扶工作模式,取得积极成效。2025年,海东市总争取并投入资金282.154万元,实施帮扶项目52个,惠及全市困难职工家庭2477户。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体系化”帮扶格局。海东市总工会打破层级和区域壁垒,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帮扶工作体系。项目布局覆盖市本级和各县区,形成以市级为枢纽、县区级为支点、基层工会为触角的三级联动帮扶网络。根据各地区实际需求差异化分配项目,确保了资源的合理布局和帮扶的无死角、全覆盖。
拓宽资金来源,构建“多元化”保障体系。海东市总工会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努力构建来源稳定、持续有力的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41.1万元,省级财政资金86.5万元,凸显了工会在参与社会治理、服务职工方面获得的国家与省级层面对海东职工帮扶工作的认可与支持。强化自身投入,市、县(区)两级总工会配套投入资金54.6万元,体现了工会履行主责主业的担当,形成以中央和省级资金为主导、市县区工会资金为补充的稳定资金池,为帮扶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急难愁盼”,实施“精准化”项目分类。通过深入调研职工需求,海东市总将帮扶资源精准投向最需要关怀的群体和领域。针对不同致困原因和需求类型,精心设置了生活救助、子女助学、医疗救助、取暖补贴、住房补贴等基础保障类项目。特别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两癌”筛查、赠送健康体检卡;聚焦偏远地区职工、欠薪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实施专项关爱慰问、法律援助和就业帮扶,体现了工会服务的广度与温度。安排“引导帮扶中心提升服务职工功能”项目,支持基层服务阵地改善条件、增强能力,从而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提升。
注重绩效导向,强化“全过程”跟踪管理。海东市总强化帮扶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对申报项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精准性。动态跟踪督导,目前所有项目已进入收尾总结阶段。建立了项目跟踪督导机制,通过定期调度、实地检查等方式,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突出结果运用。
